明成祖朱棣,即历史上的永乐皇帝,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朱元璋即位不久就被封为燕王。朱棣勇武善战,十八岁以后受太祖之命就国北京,手握重兵,和秦王、晋王等一同成为明王朝北边抵御蒙古人人侵的钢铁长城,深得太祖的喜爱与信任。据说,在皇太子朱标病死以后,朱元璋还曾经考虑过把燕王立为太子,这给了雄心勃勃的燕王一个极大的希望。可是,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最终还是遵从了礼法的传统,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在他死后即位当了皇帝。
燕王十分不甘心皇位就这样被年幼的侄子夺去。建文元年,他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谋反,一直攻打到南京城下,逼得建文帝闭宫自焚,这才如愿以偿的登上了觊觎已久的皇位。因为他是用武力夺取政权,当时的许多人非常不满,称他为“燕贼”。于是永乐皇帝开始大规模篡改洪武建文两朝的历史档案,希望能为自己的即位找到合理合法的依据。就是因为他如此胡改一通,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谜团。例如永乐皇帝的生母是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今天的人们也并不能给了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关于永乐皇帝生母的第一种记载,也是明朝官方史料所认为的,是太祖的高皇后马氏。《明太祖实录》说:“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次晋王(木冈)次上,次周定王(木肃)”肯定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为马皇后亲生。《明史·成祖本纪》也说:“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与前说如出一辙,但是由于朱棣曾经大肆篡改史料,许多学者都不相信正统史书上的这种记载,一生致力于明史研究的吴晗先生,认为其中有篡改之词,不能信以为真。而且更令人疑感不解的是有些史籍却说马皇后并非生五子,只承认四子朱棣与五子周王为马皇后所生。如(皇朝世亲》说太宗与周王为高皇后所生而懿文太子秦王、晋王为妃子所生。《鲁府王牌》也说:“今鲁府所刻玉牒,又以高后止生成祖与周王。”然而《皇朝世亲》与《鲁府王牒》皆已早佚,这个说法难辨真假。从朱元璋遗留下来的言行准则中,我们能够明确地知道他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立长”,并且在给他的子孙们留下的训言中对此也有明确记载。如此看来,说早死的懿文皇太子并不是马皇后所生恐怕立不住脚的。相应的,人们就更加质疑成祖是马皇后所生的事,也许正是这位皇帝想抹杀建文即位的合法性,使自己成为已故老皇帝的嫡子与长子,才使出这样的手段。
关于成祖生母的第二种说法是达妃说。黄佐的《革除遗事》说,懿文、秦、晋、周王均为高皇后所生,而太宗(朱棣)为达妃所生。王世贞的《二史考》也曾引用此说。但是,后人分析黄佐把明成祖说成是达妃所生也是别有用心的,不足为信。清代史学家朱彝尊就认为,黄佐的书对建文帝下台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同情,而对明成祖夺权大加贬斥,明显有个人感情色彩,所记之事难免“虚传妄语”。
第三种说法是成祖为太祖的蒙古妃子所生。这种说法来自《蒙古源流》的记载,认为明成祖是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顺帝的妃子瓮氏所生,是元顺帝的遗腹子。这个妃子是蒙古的一个部落首领瓮吉喇特托克托之女,名叫格呼勒德哈屯。元顺帝逃离北京都城时,她被朱元璋的军队俘虏,并被朱元璋纳为妃子。这时候,她已经怀胎七月,被俘虏后不到三个月就产下一子,就是明成祖朱棣。这种说法一看就令 人觉得十分可疑,当时明太祖已经坐拥天下,他怎么会看上一个怀胎七月大腹便便的元妃呢?即使他真的对这个妃子发生了兴趣,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怎么可能把她“越三月而生“的皇子当作己子又委以重任呢?这恐怕是蒙古人编造出来的一出离 奇故事,以此来证明元王朝的血脉犹在吗!当然也有另种听起来较为可信的说法,它承认朱棣是明太祖的亲子,母亲仍是元顺帝之妃。又说因为永乐皇帝生母这种特殊的身份,而没有被列入祖宗祭祀的神庙中,而是隐其事,“宫中别有庙,藏神主,世世祀之”。说得很是传神,煞有其事似的。
第四种说法是碩妃说。持此说者,有何乔远的《闽书》,谈迁的《国榷》、李清的《三垣笔记》等。近人傅斯年朱希祖吴晗等也赞同此说。他们的根据是《南京太常寺志》认为明成祖的生母是碩妃。按照《太常寺志》的记载,以明孝陵奉先殿的陈设为旁证。奉先最中间南向列太祖、马后两神座,东边排列的是诸妃神座,西边则独列碩妃神座。按照封建王朝的传统,后妃地位最尊的是皇后,其次就是继位皇帝的生母,在明十三陵中到处可见一帝二后的墓葬形制。奉先殿祭祀神座如此排列,无疑表明了碩妃是成祖的生母,所以才得到如此的尊崇。这个推测是合情合理的。许多清代的学者也肯定了这种说法,还有人进一步考证说碩妃是高丽(今朝鲜)美人。但是这种说法仍然有着模糊不清的地方。首先,有关这位碩妃的记载历史上从无其他记录;第二,作这部《南京太常寺志》的嘉靖时的进士汪宗元,他生活的年代距成祖生年已经间隔了一百七十多年,他的材料从何而来?是否准确?还有一点可疑的是,这种说法仅见于《太常寺志》,为何别的史书从无相似记载?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完全回答出来的。如此看来,由于成祖蓄意篡改史料而造成的生母之谜,也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历史湮没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