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历史
滏阳河滏阳河,古名滏水,发源于彰德府磁县(今邯郸峰峰)的滏山,流经磁县、邯郸、永年、平乡、巨鹿,汇入邢台大陆泽,原本概念是指从源头到大陆泽的一段河流,后来大陆泽干涸,经疏通河道,并根据当代河流概念,滏阳河河道得以延长为流经邯郸、邢台、衡水的一条重要河流。
历史上,滏阳河是漳河的一条支流。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滏水脱漳,始形成滏阳河道雏形。水美鱼肥,绿柳成荫,货轮穿梭,艄公号子不断,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滏阳河水量日益减少,河道断航,两岸垃圾成堆,工业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使得滏阳河一度成为令人提及掩鼻的臭水沟。
1999年以来,邯郸市投巨资陆续对从南湖至北湖的16.8公里滏阳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整治,使得沿河两岸垂柳拂面,鸟鸣蝉啁。
水系构成
河流源头
滏阳河的源头位于峰峰矿区和村镇金村。也有一说是发源于黑龙洞,黑龙洞分上下两层,上洞大,下洞小。下洞被草木遮挡,不易看见,游人一般是观了上洞才能发现下洞。
上洞洞口宽8米,高6米,洞内腰宽13.5米,洞深22米,洞顶呈黑色,由外向里倾斜向下渐渐变低:地面里高外低,成坡形。洞四周全是石壁,顶上是一块青石板,整个洞的空间形似一个能放1000多人的大礼堂。洞正中有一个不知什么朝代修建的小庙。庙后约两米处有两块黑石,如象鼻,似狮子。四周洞壁上有数不清的条条小石龙,全是白色钟乳石形成的。再往里走,仰首可见名目繁多的各式小型图案,有的像虎豹,有的像飞鸟,还有的象器具。洞顶部有无数个小小的石钟乳,“滴答”、“滴答”四季滴水不断。
沿洞往里直去到22米处,分成东西两个口,俗称龙王的东库和西库。西库宽3.8米,高1.5米,深5米,顶棚有4个圆形的大洞,深1尺多,四壁雕画与洞外基本一样,全呈黑褐色。只是人们伸手摸四壁,给人一种细腻光滑之感。
东库分两个进口,两口间有石鼻梁隔开。黑幽幽的石鼻梁,中间细,上下粗,犹如风葫芦,十分好看。这两个口宽分别为3米和6.5米,高皆为1.5米,东库洞深16米,宽3-6米。该洞较低,人蹲下或者爬着才能进去,有趣的是洞的顶部有3个7米多高,直径为2米的圆形通天洞,象抹过白水泥一样,呈白色,人站在洞下说话有回音,低声说话,声能放大。在第一个通天洞壁还立着一人形巨石,高约丈许,象正在待命的卫士。最后是通天洞里,洞壁图象形状不一,姿态各异。下洞构成与上洞基本一致,洞底也有通天洞,只是外洞比起上洞小得多。
支流情况
滏阳河支流繁多,处于太行山迎风坡,源短、坡陡、流急,洪水峰高量大、河道泄量上大下小。在邯郸境内的主要的有牤牛河、渚河、沁河、输元河、支漳河分洪道、留垒河。其中人工河道是支漳河分洪道和留垒河。滞洪区工程有黄粱梦滞洪区和永年洼滞洪区。
气候特征
滏阳河流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多风沙,平均气温摄氏13.4度。年均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占年降雨量70%,春季降雨稀少,因而形成春旱秋涝,旱涝灾害交替发生。
人文历史 编辑本段
航运历史
很早以前,沿河的航运和灌溉事业就有所发展,历史上滏阳河曾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往来船只很多。清朝末年,宁晋县十字河还设有船捐局和货栈饭店等,商旅云集。直到五十年代中期仍有货船往返,沿河还可浇地五十一万亩。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工农业生产大量用水,河水减少,除汛期外经常断流,航运已被陆路交通所代替。
滏阳河过去由于河道上大下小且有弯曲,过水能力与来水量很不适应,每到汛期宣泄不及,洪水经常泛滥成灾。建国后进行了多次治理,沿河修建了桥梁、拦河闸、涵洞,开挖了向留垒河的分洪道,减轻了洪水对下游的压力。直到2010年滏阳河的总过水能力较前增加了许多,遇六三年型的洪水可以安全通过,基本解除了滏阳河的水患。2012年十一前夕,投资2688万元的峰峰矿区滏东橡胶坝正式启用,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橡胶大坝,滏阳河防洪标准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河灯文化
《魏都赋》注云:“鼓山又名滏山,滏水源出山麓。”故名滏阳河。滏阳河绵延通畅数千年,滏阳河灯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北沿滏阳河一带河灯文化的源头和缩影。河灯文化和当地特色商贸业兴衰有难以隔离的历史情缘,传承至今生生不息,内涵、形式日渐丰盈。滏阳河灯从唐代家户单一放河灯,经宋、元两代孕育、传承和发展,逐步演变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民俗文化。明、清两代,因航运的发达,这一代商贾云集,以河灯为寄托的各种形式的祈福和祭祀活动随之风行,河灯文化达到鼎盛时期。解放后,因建东武仕水库引水,致使滏阳河航运衰落,河灯文化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传承和发展。
马头镇和张庄桥村放河灯有固定水域段,沿水流方向放河灯。河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岸上有“火龙”、跑灯、烟花等种类;水中有龙船、河灯,跑灯人完成陆上表演活动后,弃陆登上八条鱼鹰船,在水面上围绕龙舟表演跑灯。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周边方圆二十余里的群众前来观看,放河灯人数达三万余人,已成为马头镇、张庄桥村一带的一大文化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河灯也叫“荷花灯”,传统河灯一般是在纸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河灯的制作融合了纸扎、竹扎、剪纸、彩绘、糊裱等多项工艺手法。传统河灯使用木质底座,所用的纸张为了防水一般都经过蜡或油处理,河灯的制作工艺不断创新,使用的材料已不局限于纸和木,其造型也更为丰富。张庄桥河灯最常见的造型有花鸟鱼虫、十二生肖,大型的有“夜观春秋”、“八仙过海”、“双龙戏珠”等。
滏阳河灯以其特定的地域性、宗教性、娱乐性和独创性,成为中原河灯文化的代表之一。发掘、保护和发展滏阳河灯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铜帮铁底
毛遂为战国时赵国人,自荐与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抗秦,促成了赵楚合纵,于是有了“毛遂自荐”的典故。而毛遂在治水方面的建树,或许鲜为人知。
由于毛遂请兵有功,赵王封他为谏议大夫,封邑曲梁(今河北永年)。当时该地土地肥沃,但由于地势低洼,滏阳河、洺河洪水经常泛滥成灾,百姓生活十分贫穷。毛遂到任后,非常关心百姓疾苦,首先修筑防洪大堤,迫洺河改道北移,同时治理滏阳河,疏通河道,加固堤防。为防止滏阳河决口,毛遂特意令民用红胶泥土和泥把河底、河帮全部抹厚四五尺,不留一点空隙。从此之后,滏阳河不仅解除了溃决之虞,而且河道畅通。水利的兴修,使永年一带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西八闸
滏阳河西八闸位于河北省永年城西大慈村至田堡村之间的滏阳河北岸,是明代修建的8初水利设施,因在永年城关以西,故俗称“西八闸”。
水站
小范桥水站(衡水市)、艾辛庄水站(邢台市)。
旅游资源
滏阳公园
位于邯郸市滏河大街南段,是一座大型古建筑式的公园,占地面积为360亩。园内布局以70亩大的人工湖为主,配以亭台楼榭,山水相间,绿树成荫。整个公园以常绿植物和名贵花草,灌木点缀,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形成山水相映,亭榭成趣。每日早晚晨练的人很多,常能见到打太极拳的,也是家乡特色!
龙湖公园
邯郸龙湖公园建于2006年,位于邯郸市主城区东部,东临滏东大街,西依滏阳河,南临人民路,北傍丛台路,占地总面积41.7公顷。水体面积8.2万平方米。园内栽植各类植物1.6万余株,建有造型各异的桥梁12座。同时完成了由大型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激光三部分组成的夜色阑珊水景项目。
通航游览
为营造优美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2012年7月,邯郸市启动滏阳河通航工程。该工程将以滏阳河为脉,串起滏阳公园、龙湖公园、滏河游园和南湖、北湖,以及沿途柳林古闸、文化艺术中心、酒吧一条街等景观节点,形成集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带。
通航线路上起南湖,下至北湖,河道全长16.8公里,通航长度18公里(含公园航线),总体规划分两期实施。第一期从滏阳公园至规划滏河游园(滏河大街北延桥头),通航长度为6.5公里,实现中型船只通航;第二期实施“南延北连”工程,从滏阳公园南延至南湖6公里,从滏河游园北连至北湖5.5公里,从而形成南北两湖之间18公里的通航线路,计划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
滏阳河通航不仅能给市民提供一个好的游乐场所,更让滏阳河水与市民生活贴近,让市民能够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通航工程以滏阳河为脉,将主城区滏阳公园、龙湖公园和南北两湖串连起来,清淤、亮化、通航,让历经沧桑的母亲河重焕潋滟清波、靓丽容颜,打造成为古城的崭新名片”,市农电水利局滏阳河通航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处主任陈伟说,“滏阳河通航工程很具邯郸特色”,通航工程人员针对各通航段的河道、桥梁、两岸树木与建筑等特点,打造了不同的景观风格。如鉴于滏阳公园至陵园路滏阳河两侧绿树成荫,该段主题暂定为“绿色生态”,充分体现自然之美,并配以蝴蝶造型的灯具装点公园夜色;结合发掘、保护滏阳河河灯文化的理念,将陵园路至和平路段航道主题暂定为“河灯文化”,河道里布设河灯,两岸树木用LED灯打亮局部,LED七彩光源与沿河住宅楼墙面灯具组成绚丽多彩的造型,体现多彩生活;和平路至丛台路段航道主题暂定为“胡服改制”,河道护栏上用回龙纹点缀,寓意“富贵不断头”,用黄色光源照射柳林古闸顶部,展现其“琉璃瓦”金碧辉煌的气势。
2013年11月28日晚,滏阳河通航工程开启首航之旅,这也是“母亲河”40年后首次行船。
邯郸滏阳河通航工程(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五一”前向游人开放,开放河段从人民桥南侧的祥龙湾码头至联纺路的滏河游园码头,航道全长约五公里,单程航行时间约为30分钟。目前,各相关部门正在有条不紊地做维护河道、增建新景等工作。届时,市民可乘船游览两岸美景,充分领略邯郸古城优美风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