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时在追两部很火的韩剧,一部是《一起吃晚餐吗?》,另外一部则是《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从这两部当红的偶像剧来看,现代人对于爱情或是人生的追求,已经逐渐从外在转移至内在。
当然这几年因为“类型戏剧”兴盛以及串流媒体的兴起,这种主打心理的戏剧也越来越多。只不过,当最主流的偶像爱情剧,也开始不约而同以爱情为包装,但是却是探讨内心为主轴的时候,就可以确实印证,现代人们对于外在的美丽已经到了一定程度的巅峰,而内心的自我了解以及健康程度,就变成大家关注的重点。
《一起吃晚餐吗?》是比较具象的诠释方式。最直接的,以一个精神科医师的爱情作为出发点,而他的情敌却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这种直球对决可以满足对心理层面要求比较低阶的观众,探讨心理状态相对来说,只是爱情桥段的点缀。
然而《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则是更深入的探讨了精神病患者,抑或是表面为正常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但实际上可能有着反社会人格又或者因为家庭成长背景,所引发的人格压抑症状。
片中男一的哥哥是个自闭症患者,这种外显的心理症状,在过去是戏剧里面常出现的角色,让人觉得更可以深度挖掘的,反而是照顾者的成长历程,以及一路以来的心路跌宕,让观众除了注意男女主角的美貌之外,更容易去思考,剧本本身,或是导演与编剧合作之下,想要呈现给观众的讯息。
在观赏这些优质的戏剧之余,我也认为每个人在谈恋爱的时候,都可以多与对方聊聊彼此的成长背景以及家庭影响。基本上人格的形成除了天生的DNA之外,成长的过程,身边的长者绝对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的男生从小被当作女生养育,有的男生从小缺乏母爱,有的女生从小被视为公主栽培,每一种教育方式或是沟通对话,都会影响一个人日后如何对待自己另一半的方式,以及形塑出什么样的个性与待人处事。
所以我再度强调,谈恋爱之前,不去询问对方过去的恋情是以什么型态进行、在什么状况下分手之类的话题,我认为是很不智的。毕竟人的行为模式跟着个性驱动,而个性的塑造又跟成长有关,这些事情息息相关,就算问了对方不回应,那也是一种相互理解的过程。
更别说这几年在出版市场上,最多畅销的书籍都是讲述着人性、厌世、忧郁、善良与利益等心理层面的议题。
但反过来想,人们已经不把“整形”这种事情当作主要议题看待,而是心灵,在我看来,这是社会某种层面上的提升,如果接下来开始讨论意识,精神层面,我相信会对现世的存在,更有价值与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