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得是不是年过三十的关系,身边有些朋友开始谈起“姐弟恋”,也就是男方年龄比女方小上几岁。
虽然这年头还是有人介意男方年龄,但只要当事人心理上过得了这关,相处顺利的还是很多,因为真正有关系的是“成熟度”,而不是活在地球上的年资。
心灵咨询的时候,我也遇过三十几岁的案主苦恼地问我:“我的男友比我小,觉得他有些思想还很不成熟,该怎么办?”
她们说,二十几岁的男孩还没有考虑未来,对工作没有想法,爱情只想着当下,结婚,更离他们很遥远。这些都算了,男孩们思想上也还很浅薄,争吵时没办法做有效沟通,只想哄一哄、道个歉就算了;情绪也还很幼稚,开心的时候,简直想拿蜂蜜把你裹起来舔,但只要一生气,马上就可以翻脸不认人,甚至还质疑你们该不该在一起。
“我是不是要给他一点时间长大?”三十几岁的女子无奈地问道:“毕竟我也年轻过,当时也是这么幼稚。或许再等几年,他就会变得比较成熟?”
有时候听到这个问题,我也会觉得很很两难。确实我们都年轻过,也从完全没考虑未来,好高骛远的年轻灵魂,蜕变成深思熟虑,小心谨慎的成熟心智,这中间需要“时间”,也需要“历练”,更需要心中极高的“成长意愿”。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等我们蹉跎掉三五年后,对方真的会变成一个成熟稳重,思考未来的伴侣吗?有些事情,可能是我们并没有考虑到的。
“等待伴侣成熟”的心灵盲点:成长需要三个元素,缺一不可
我们往往以为,只要“时间”到了,等对方也三十岁了,自然而言会开始考虑未来,就像自己当年一样—然后你就可以牵着这个“成熟伴侣”的手,开开心心过下半辈子。
这个想法只对了一半。如果时间到了,人自然会开始思考未来,那为什么三十岁的我们,身边还是有满坑满苦的巨婴、妈宝?因为只有“时间”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历练”和“成长意愿”。
“历练”是指人生经历,“成长意愿”会让人经历困难时,愿意靠自己面对,而不会只想依赖他人帮忙。而两者之中,又以“成长意愿”最为关键,如果一个人就算经历了很多惨烈的遭遇,却丝毫没有成长意愿,他也不会变成一个成熟的人,而会变成满腹抱怨、咬牙苦撑、责任能闪则闪的软脚虾。
可是问题来了。在咨询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在“等对方长大”的案主,几乎都在关系中扮演“妈妈”的角色。男友没想那么多,她就帮对方想好好的;男友不会自理生活,她就跟着对方前后打点;男友不懂得沟通,她也什么事都顺着他,吞了一肚子苦水,只能暗暗期待男友总有一天会“长大”。
但是对方为什么要长大呢?我什么都不想,就有人帮我想得好好的;我什么都摆烂不计画,就有人帮我擦屁股;我只要说不会,不知道,没想那么多,就会有人叹一口气,然后任劳任怨的帮我想办法—多舒服的生活,换作是我,我也不会想长大,是你会想吗?
当我们拿走了对方的“历练”,也等于降低了对方的“成长意愿”,对方在舒适圈里被豢养得舒适,自然离成熟越来越远。三年五年过后,他还是这个样子,你永远等不到他“长大”。
如果你的身边也有一个长不大的男孩,而且你也为此深感困扰,请先卸下“妈妈”的身分,让对方自己去经验人生,他才有可能真正的“长大”。在这过程中,真正具有“成长意愿”的人,会慢慢负起该有的责任,灵魂也会逐渐蜕变成熟。
但你说,如果你不帮,他就手一摊摆烂,丝毫没有成长意愿,怎么办?
那么你就得做好,对方一辈子都不会长大的心理准备了—看你想要一辈子当妈妈呢?还是放生这个巨婴,去寻找一个和你一样有肩膀、成熟负责的伴侣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