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心累了别来烦我!与人保持适当距离的妙招

字号+ 来源:网络 作者:雪青 转载请注明:https://www.minghaoshangwu.com/life/qinggan/2021/0123/54513.html 2021-01-23 17:26

我们要谈谈人际往来上的距离感。总是不由自主扮起好人的族群,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不懂得如何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举例来说,面对以下这种人,你

我们要谈谈人际往来上的“距离感”。
心累了别来烦我!与人保持适当距离的妙招

总是不由自主扮起好人的族群,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不懂得如何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举例来说,面对以下这种人,你会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总是满脸笑容、为人亲切、经常收到这个人送的礼物。可是,和这个人相处,总感到莫名疲倦。

这里的关键字是“满脸笑容”和“为人亲切”。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这样的距离,是不是刚刚好?

因为长期扮好人而感到疲惫不已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保持适当的“距离感”。

当别人一脚踩进自己的个人领域时,这些当事人多半没有立刻察觉;只要一仔细想,发现自己和别人之间的距离,已近得令人觉得很难受。

人际距离是与生俱来的产物,但感受却因人而异。

因此,人际距离感较近的人,一股脑儿就会冲进我们的界限里,丝毫不以为意。这样的举动多半是出于自然,不带恶意。但对个人领域遭到侵犯的一方而时,我们就赶紧拉开距离。

换言之,拉开距离的第一步,就是用字遣词要比平常更庄重有礼。庄重有礼的字词,会拉开人我之间的距离。

面对装熟地说出“哎唷,有什么关系,走啦!”的人,各位可以翻开自己的日志,一边说“是什么样的行程?如有需要,可以先为你保留时间。”最后再加上一句“要为你安排什么时候?”

大部分的人在听到这种回应之后,就会说“谢谢再联络”,并识趣地走开;虽然还是不免有些死缠烂打的人,会紧咬不放地说“那约明天如何” 。

此时,建议各位不妨这样回答:“哎呀,很抱歉,明天行程已经满了,后天可以安排十五分钟的空档,你觉得怎么样?”如此一来,应该就不太会有人再继续纠缠了。

然而,世界上总不免有些稀有动物,此时建议你直接了当地说:“很抱歉,我不能作陪。”各位不妨提醒自己,这种稀有动物根本听不懂委婉的言词。

对人际往来感到疲惫的人,多数应该是因为碰上了人际距离感太近的人,并深受其害所致。在说明因应之道前,各位最好还是先了解这些人际距离感太近的人,究竟有哪些特质。

人际距离感太近的人,有以下四种型态。

●自以为友善而装熟

这种人即使是对初次见面的对象,也会亲切地堆满笑容,摆出一副老朋友似的亲切,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报以笑容。但反过来说,这种人的态度就是“装熟”。然而,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方装熟就动怒,毕竟“动怒”这个反应显得太过度防备,还会招来责难。

●动不动就替人取绰号

人际距离感太近的人,为了更进一步拉近人我之间的距离,总会马上替别人想个绰号,例如爱作白日梦的人,就叫人家阿梦;碰上眼睛大的人,就说人家是大眼仔,甚至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小名(绰号)。可是,例如在照护现场,称呼银发长辈时不用“×伯”而用“阿×”,非常没有礼貌,因为用“阿×”称呼别人,虽带有亲近的正向意涵,但同时也带有拉低敬意的反效果。

●用送礼试图拉近关系

很爱拿出小礼物来送人,也是这个族群的特色。例如他们会说“给你,这是伴手礼”或“别人送我的,很好吃喔”,带一些点心零嘴来送人。

送礼固然是出于善意,但面对送礼背后那份想与人拉近距离的意图时,也不可不慎。

因为他们在撩拨一种心态,让收礼的人觉得自己非得回送点什么不可。

礼尚往来是一种几近本能的举动,在生物学上称之为“互惠利他主义”,除了人类之外,科学家在许多物种身上也都观察到了诸如此类的行为,例如稍后要为各位介绍的吸血蝙蝠就是如此。“互惠利他主义”可说是在群居动物当中,最不可或缺的举动。

总而言之,“送礼”这种试图拉近彼此距离的策略,令人防不胜防。若持续收到某些人送的小礼物,请各位别忘了点亮黄灯,特别提防。

●多管闲事却自以为亲切

这种行为和送礼属于同一类。

先来看吸血蝙蝠的例子。有一种住在南美哥斯大黎加的小蝙蝠,身体长度不到十公分,却懂得趁马、牛等动物睡觉时悄悄靠近,趁机咬住他们的臀部。可是,这种蝙蝠的门牙并不尖,被咬的动物不觉得痛,因此被咬了多半还是会继续睡。于是蝙蝠便快速地摆动它们细长的舌头去吸血,吸血量竟可达体重的四○%。吸饱血的蝙蝠身体太重,根本飞不起来,只好走路逃离现场。

不过,这种吸血蝙蝠有时也会被马儿或牛只狠踩,所以不能一直紧咬着猎物。一旦无法吸血,这种蝙蝠的体力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撑不过三天就会死亡。

其实这种蝙蝠是群居动物,每个巢穴至少会有数百只一起生活。而吸饱血的蝙蝠,会把自己吸到的血吐出来,分给饥肠辘辘的同伴。将已吸进肚子里的血再吐出来,固然会消耗自己的体力,但它们还是愿意把粮食分享给那些很久都没吸到血的同伴。

看了它们这样的举动之后,各位应该会觉得“吸血蝙蝠看似可怕,但心地竟然却如此善良”,因而大感佩服。不过,如果各位知道这个举动背后,隐藏着“我有困难时,大家也要来帮我”的自私动机,恐怕就会觉得很扫兴了。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有恩未必要回报

这就是互惠利他主义的解释。我个人认为,不论动机为何,抱持互惠利他主义也无妨。然而,有些人就是会刻意利用互惠利他主义,挑起我们“有恩必报”的情绪。换言之,这些人就是会刻意设局,让我们无条件地、本能式地觉得非得回报不可。由此可知,当我们受到别人过多恩惠时,会觉得很难受,这是非常理所当然的感受。

若你正因为别人强迫接受的亲切善意而感到痛苦,那不是你有毛病,而是证明了你的本能运作正常。

最后请容我再说一次:面对过度的亲切时,各位大可不必加倍奉还。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