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入职场的小伙伴们来说,可能会经常听到“纳税”一词。那么纳税要怎么纳?纳税工资最低标准又是怎样的?个人所得税又是如何计算的?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来了解了解吧!
纳税是什么意思
纳税是指税收中的纳税人的执行过程,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个人所得税什么计算
目前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可以扣除三险一金费用以及六项专项附加,下面小编来举例说明个税如何计算。
比如张先生在武汉工作每个月工资为10000元,公司每个月缴纳社保公积金扣除1000元,作为独生子的张先生家里父母已经过了60周岁,儿子还在上大学,目前买房办理了贷款,那么;
张先生儿子正在上大学,符合子女教育,每个月可以扣除1000元专项附加;父母过了60周岁需要张先生赡养,每个月额可以扣除专项附加金额2000元;在武汉买房贷款,武汉属于省会城市,住房贷款利息可扣除1500元;办理了社保公积金可扣除1000元。
最终张先生到手的工资为10000-1000-2000-1500=5500元,达到了个税起征点5000元,超出的部分按照3%的个人所得税率来计算,500*3%=15元,那么张先生一个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5元。
相关新闻
个人所得税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表。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1月1日实施。
纳税人识别号是什么
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通常简称为“税号”,每个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都是唯一的。这个属于每个人自己且终身不变的数字代码很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
纳税人识别号,一律由15位、17位、18或者20位码(字符型)组成,其中: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纳税人,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制的9位码(其中区分主码位与校验位之间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挂6位行政区划码共15位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
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纳税人代码为15位,其中:1—2位为省、市代码,3—6位为地区代码,7—8位为经济性质代码,9—10位行业代码,11—15位为各地自设的顺序码。
从事生产、经营的外籍、港、澳、台人员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相应的有效证件(如护照,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等)号码。
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代码为其居民身份证号码。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国公民,以公安部编制的居民身份证18位码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对外国人以其国别加护照号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