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厉害的盗墓人是谁,看了关于盗墓的小说之后,对于盗墓是否心中有很多疑惑呢?那么盗墓的人是怎么找到墓的,通过什么来判断墓的的价值呢?下面就和名豪网小编一起来探究下吧。
1、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
《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
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
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
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
2、项羽——最牛的盗墓者
项羽与伍子胥是老乡,都是现在的宿迁人(这层历史关系恐怕不少人不是太清楚吧),时人称西楚霸王,其战争的竞争对手是邻边徐州的刘邦。
项羽在进入关中后,实行了杀光(杀掉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杀掉王室贵族)、抢光(掳掠咸阳城)、烧光(火烧咸阳、阿房宫)的“三光政策”。
由于项羽与秦始皇一样野蛮,很不得人心,天下归心刘邦。
刘邦也会拍天下马屁,《史记》中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现代考古探测则发现,秦陵“完好无损”。
项羽当年到底是否掘开了秦陵,在秦陵被充许考古发掘之前,仍是历史之谜,无从验证史实的真伪。
3、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
据晋人葛洪编着的《西京杂记》记载,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有点名气的古墓几乎没有一座能逃过刘去的铁锹。
刘去盗掘的对象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晋灵公的陵墓都让他掘开了。
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
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4、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
盗墓,多是王者行为,从伍子胥,到项羽,再到刘去,都是这样。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
但设专职,设“盗掘办公室”,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
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是最专业的盗墓者。
曹操盗得的最着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
5、董卓——最恶的盗墓者
在中国历史上三大盗墓高潮中的第一波,即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
这一历史时期,小朝小廷如玩游戏般交替频繁,因此世道很乱,饥民遍野,民间盗墓之风盛行,你盗我亦盗,大家一起盗。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盗曹操外,还有董卓、黄巢等人。
西汉最有为作为,也是中国众多帝王颇有作为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被掘开,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
自茂陵地宫封上那一刻起,不少人就盯上了,有记载的第一盗是东汉初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干的。盗掘茂陵前,赤眉军先把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掘开,已盗走了大量财宝。
6、黄巢——最蠢的盗墓者
黄巢成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狂人,是因为其盗掘的对象都是重量级。
一是效法项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学赤眉军、董卓,掘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三是掘武则天与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对于黄巢盗掘的文字散见诸陵的盗掘记载中。在乾陵记载中,黄巢掘陵时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据说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此至今仍有迹可寻。
由于农民军中文化人少,加上乾陵的结构实在太坚固,兵士弄不清乾陵的内部结构,结果挖错了方向,乾陵躲过了劫难,否则保存不到今天。
手下有那么多人,随便挖挖也能弄出不少宝物啊,真是蠢死了。
7、温韬——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温韬,易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温韬祖籍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镇辖关中地区。
有一个传说,温韬生下来时刚好有匪星殒落在昭陵所在地区的嵯峨山,迷信者遂传将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世了。
温韬在长安做了七年行政长官,关中地区几乎所有唐朝皇陵,就是温韬趁战乱,在这一时间内动手掘掉的。
8、刘豫——最不义的盗墓者
目前考古界判断,中国现存的所有帝王陵都已被盗墓者光顾过。唐“十八陵”让温韬盗掘了,北宋“巩义八陵”则让叫刘豫的人盗掘破坏干净。
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追尊“宣祖”)的迁葬陵,号称“七帝八陵”。
相比汉、唐帝王陵冢巨葬丰,北宋帝王陵普遍简单;汉、唐帝王生前就开始卜穴营建了,而且宋朝皇帝生前不预筑寿宫。
9、杨琏真珈——最没道行的盗墓者
历史上,僧人盗墓并不鲜见,但如杨琏真珈这般丧尽天良的十分罕见。
其罪行,史上记载也很清楚。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睐的杨琏真珈被任为江南释教总摄(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的官员)。
宋末元初人周密所着《葵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着《辍耕录》,均记载有杨琏真珈盗墓一事: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琏真珈伙同僧人允泽等人,带人到陵区。
当时负责护陵的罗铣坚决阻止,允泽竟然抽出刀来,当场要杀了罗铣。在毁陵盗物之外,还有最令人发指的事情。杨琏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出掘出,弃之荒野。
10、陈奉——最荒唐的盗墓者
陈奉,明湖广承天(今湖北钟祥)人。本为御马监奉御太监,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奉朱翊钧旨意,去湖广一带征收矿税,官方身份是“税监”。
陈奉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压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等。陈奉及其手下剖孕妇,溺婴儿,无恶不作。
谁家有钱敲诈哪家,弄得众多殷实人家倾家荡产。陈奉最让人痛恨的行为是挖坟掘墓,《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八个字,“剽劫行旅,恣行威虐”。
陈奉的盗墓歪念是受到了武昌境内发生的乡民盗掘李林甫之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的一事启发,而“悉发境内诸墓”,走上盗墓之绝途的。
盗墓贼通过观察挖出土壤的颜色,基本上就能判断出地下是否有古墓,古墓是什么年代的。一般人都会觉得,这太神了。其实,一点也不神,盗墓贼的所谓“绝技”完全来源于其盗墓经验。即便一天没有盗过墓的人,看了下面的介绍也明白个大概。
《清稗类钞·盗贼类》记述的一个叫焦四的盗墓老贼,便是“观泥痕”的高手。 “观泥痕”,就是观察土壤的颜色,这本是北派盗墓贼的看家本领,当然也是盗墓的入门技能。
棺材下葬后封土时,使用的往往是特殊土壤。即便墓最上面回填的原地土壤,也因挖坑时不同层面的土混到了一起,而造成了不同的土色。这种土,有个术语,叫“花土”,也有人叫“五花土”、“大花土”,如果发现了“花土”也就找到了古墓的线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