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满族人和珅是姓和吗?清朝第一贪官和珅死后财产哪去了

字号+ 来源:网络 作者:雪青 转载请注明:https://www.minghaoshangwu.com/qiwen/168239.html 2022-02-13 17:29

和珅是姓和吗?这位清朝著名的贪官和珅大家都听说过,大多数人只知道他叫和珅,所以都以为他就姓和,其实不是的,那么他姓什么呢?和珅死后财产哪去了呢?

和珅是姓和吗?这位清朝著名的贪官和珅大家都听说过,大多数人只知道他叫和珅,所以都以为他就姓和,其实不是的,那么他姓什么呢?这位在朝堂上担任重要职位,又深受皇帝宠爱的重臣和珅死后财产哪去了呢?下面名豪网小编为你讲述关于这位历史名人和珅的故事。

满族人的姓氏很多,也可以编一本《满洲百家姓》。

据《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清入关以后,一共有姓氏六百四十七个。姓氏的来源和组成情况比较复杂: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三分之一是《金史》中出现过的女真人姓氏,这是女真族的古姓。

早先更多的满族人,特别在游牧时代,在水草丰盛的地方聚族而居,形成原始部落,生活非常简单,根本就没有姓氏,有的只有名字,有的连名字也没有。后来与外族的联系来往多了,为避免同名,往往在名字前面加上所在部落的名称,于是先形成了近似于姓氏的“准姓氏”,后来逐渐演变为正式的姓氏。例如慈禧太后叫“叶赫那拉”氏,叶赫就是地名,那拉则是一条河流的名称。“叶赫那拉”,也就是叶赫地方、那拉河边的人。

清兵入关以后,虽然有一部分人尽力张扬自己是满人,但也有一部分满人不愿意显示自己的“旗人”身份,就借用汉姓。这种情况在清朝覆灭以后尤为突出。满族人很少有单姓,改姓的时候,有保留第一个音节的,例如姓“佟佳”的,就改姓佟;有根据含义改的,如皇族“爱新觉罗”,满语的意思是“金子”,所以爱新觉罗家族许多人就改为姓“金”;而有的人干脆选择《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自认姓“赵”。此外,蒙古人降了后金之后,满蒙通婚的结果,是一些蒙古族人变成了“旗人”,他们原来的姓氏,也变成了满洲姓氏中的一部分了。

钮祜禄是满族大姓,而且是女真时代的望族。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其实是汉人,原姓钱,后来改入钮祜禄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族钮祜禄氏,属于老满洲氏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地区。满语“钮祜禄”,就是“狼”的意思。“狼”是满族先世女真族的图腾之一。女真族人出于对狼的崇拜,以狼作为图腾,一部分人就用它为姓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人对“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也曾经有过几度变化:辽国时期称“敌烈氏”,金国时期称“女奚列氏”,元朝时期称“亦气烈氏”,到明朝时期,才称“钮祜禄氏”。满清覆灭以后,旗人为避祸,大都改为汉姓,钮祜禄氏也不例外,有采用第一音节改姓“钮”的,也有根据含义“狼”的同音字改姓“郎”的,还有人把“钮”字的“金”旁去掉,改为姓“丑”的(按:汉族本有“丑”姓,是公孙丑后代的旁支)。

因此,如果“较真儿”的话,称和珅为“和中堂”、“和大人”是错误的,应该称“钮祜禄中堂”、“钮祜禄大人”,至少也应该称“钮中堂”、“钮大人”。

其实,满洲人的名字,早在入关之前,就已经有了汉化的倾向。努尔哈赤共有十六个儿子,都用满语取名字,例如多尔衮、莽古尔泰,都是满语,“代善”也应该是满语的译音,独有“皇太极”,分明是汉语,至少是汉语的音变。一说“太极”就是“台吉”,也就是“太子”一词在满语中的说法。另外一个旁证:皇太极这个名字在满文中,按拼音看,应该是“阿巴海”。英文版的《清史》,所有的“皇太极”,都不是翻译成Huangtaiji而是翻译成Abahai,可见“皇太极”是汉名。再例如顺治皇帝的名字“福临”,也不是满语,而是汉语。

入关以后的满人,用汉语取名字的就更多了。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满人的姓名,有的全是满语,有的半满半汉——姓氏用满语,名字用汉语。和珅的姓名,也应该是“钮祜禄•和珅”。和珅绝对是汉名。但是人们习惯于叫他的名字和珅,而忽略了“钮祜禄”这个姓,包括皇帝。于是以讹传讹,竟有人以为他姓“和”,叫他“和中堂”、“和大人”了。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小时候并不叫和珅,而有另一个汉名:“善保”。“和珅”这个名字,是他上学以后,启蒙老师给他另起的。“和”的解释有很多,不用细说了,而“珅”字,据《集韵》的解释,是“美玉也”。

古人的“字”,一般都是长大以后自己起的。和珅字致斋,应该也是他自己所起,当然是汉名。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但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可是当嘉庆皇帝因为抄了和珅的家吃饱以后,但有三个问题却一直让人不解:

和珅死后,到底留下了多少遗产?这些遗产都去了哪里?

据《清史稿》中皇帝给和珅列举的各项大罪记载:珍珠手串二百余,大珠(即清朝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享用的东珠)大于皇帝御用冠顶···宝石顶非其所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衣服数越千万···藏金三万两千余两···地窖埋银三百余万两。还有其他的庄园、店铺、古玩字画、田地等各项罪产。

那么如此巨额的家产去了哪里?首先,以清朝的官场的风气,但凡抄家,钦差们总会在朝廷和皇帝默许的潜规则下,先过一道手,中饱私囊(《鹿鼎记》中韦小宝抄鳌拜的家时就是对清朝这种风气的反映)。当然和珅抄家这件事情嘉庆皇帝肯定的上心,两位前去抄家的亲王也不敢拿太多,但是这也是其中一个去向,更何况“任你清官似水,自有吏滑如油”下面具体负责抄家的人又岂能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第二,将这些罪产分润宗室。因为乾隆时期一直对宗室保持“亲亲和睦”的政策,所以刚刚独立亲政的嘉庆自然也会去拉拢宗室,其中将和珅宅邸赐给恭亲王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北京的恭王府前身就是和珅的家。而且所有的土地田产以及大量不能直接变现成金银的东西都被收没进皇庄,将这些土地上的产出用以维持宗室以及各处皇室场所的运转。

第三,在乾隆执政后期,所谓康乾盛世便已经是落日余晖,出现了颓败的现象,国家经济吏治糜烂。乾隆六下江南、四处用兵、营建宫室等等都耗费了大量钱财。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年间的国家岁入大约是白银5000万两,粮食1300万石左右,而他所谓的“十全老人”所花费的钱财对于岁入来说都是入不敷出的,都是在做用国家的财政做抵押,寅吃卯粮的“使钱老人”。而这些后果都要嘉庆来承担,而且嘉庆又不能否定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所以只能默默的做一个接盘侠,用和珅的罪产来弥补父亲的亏空。

第四,在嘉庆年间,公元1815年至1817年云南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饥荒整整持续了三年,民不聊生,饿殍满地,易子而食。而且在嘉庆统治的后期,直隶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地区,频频遭遇大旱,百姓生活极为困苦。嘉庆年间的直接财政收入大约只有4000万两左右,财政吃紧,而且小刀会、天理教的暴动又是此起彼伏。国家经济捉襟见肘,皇帝的內帑私库也不得不拿出钱来赈灾,而內帑中的绝大部分也都是当年抄没和珅得来的罪产。而且由于继承了父亲骄奢淫逸的性子,嘉庆在位时也是挥金如土,挥霍不已,将接盘侠的命运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道光皇帝。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