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白起是一位常胜将军,是战神,这样功绩,这样将士才能的人秦王为什么杀白起呢?这让很多网友匪夷所思,在历史的长河中白起的死或许和范雎有关,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一起跟名豪网小编来介绍下吧。
其实,归根结底的说来,秦王之所以要杀白起,是因为一下几点:
首先,白起功劳太过强大。身为战国四将之首(其余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颇),白起的出色是无人能及的。他一生征战三十七年,也没有失败过一次(史书没有记载过他的失败),当强敌来临无人敢上前挂帅的时候,白起能够迎难而上,打下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挫败了敌人,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不世之功;当面对赵国将军强悍来袭时,白起冷静面对,分析准确,针对战役,采取措施。打下漂亮的歼灭战。可以说,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国时代,白起是赫赫有名的关西大将,同时官职也升到“武安君”,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最高领导者。
另外一个方面是,在之后的战役中,白起不肯任命将军,再去攻打赵国,这就让秦王认为,白起不肯听从自己的命令,误会更深,直至最后白起自刎。其实,我们可以想一下,在长平之战后,白起坑杀四十多万的降俘,并不是自己的主意,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自知罪孽深重,不想再去攻打赵国而已。
在白起大破长平之后,范雎接受了韩赵两国的巨额贿赂。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向秦昭王请求与韩赵两国求和,得到秦昭王准许。白起因此作战消极,最后含恨自刎。
如果白起是一位纵横家,他此时就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由于不合时宜地充当了历史预言者而处境危险——白起的英明证明了秦昭王的愚蠢,而作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昭王是不应该愚蠢的。因为惨败而被证明愚蠢的君王很可能像一个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受到父母的指责那样产生过激行为。与叛逆少年不同,受到刺激的君王不会选择离家出走,而往往会选择消灭英明的预言家。所以此时武安君白起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向秦昭王表忠心表决心,而绝口不提自己的英明预言。如果那样,雄才大略的秦昭王很可能还会继续重用白起,白起甚至能借此机会重新掌握秦国的大权,进而把政敌范雎踩在脚下。即使白起厌倦了血腥杀戮的戎马生涯,真的想退休安度晚年,此刻为了自保他至少应该闭嘴,尽量保持低调。
可惜白起不是纵横家,他听说了王龁在邯郸惨败的消息以后,不仅没有向秦昭王积极靠拢,甚至没有闭嘴,他沾沾自喜地到处跟别人分享自己的预言心得:“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