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哭项羽还为其主持葬礼呢?对于项羽的死是大家都知道的,项羽因为打了败仗无言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一代霸王就这样死了,令很多人惋惜。而作为对手刘邦应该是非常痛恨项羽的,为何在项羽死后而痛哭呢?
刘邦和项羽之间有杀父之仇,两人曾经是很好的结拜兄弟,因为时代的变化,两个人分别在不同的阵营,成为敌对的关系。当初的鸿门宴上刘邦差点死在项羽手里,因为项羽的软弱,一念之差放过了刘邦,使得自己最后惨死。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杰出的领导人,出身贫穷的他为人豁达,对待身边的人也是很真诚,这也使得他身边有很多能够帮助他出谋划策,为他征战天下的将士。刘邦深谋远虑能够把分崩离析的人心聚拢,凝结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借助这股力量成就他辉煌的一生。
对于项羽死后,刘邦亲自参加并且主持了这场葬礼,在很多人看来他还是很重情义的,哪怕是对手,曾经还是兄弟,死后前去吊唁是大义,在项羽的棺前痛哭,让人更加的相信他是位重情重义的人。这样的苦肉计让他在项羽死后得到了项羽部下的归降。不得不说刘邦是位计谋非常高的领导着,几滴眼泪就能得到一个军队,真是厉害?
而刘邦用哭项羽这一招用了不只一次,这也是刘邦已经惯用的招数了,对于很多人认为刘邦虽然称帝,最终建立了汉朝,但是他的做法是很卑鄙无耻的。可是在当时的争斗中想要赢得胜利,成为强者又有谁能不用计谋呢?
汉二年(公元前205)刘邦一出函谷关,到达新城(今洛阳偃师),就接受当地一位董姓乡官的建议,为被项羽杀死的义帝举行葬礼,并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了三场。(“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刘邦为什么要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三场呢?我们只要看看刘邦哭祭义帝之后的一连串行动就可以明白。
第一,向天下诸侯发文书,宣告项羽诛杀义帝是大逆不道。(“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不道。’”)
第二,号召天下诸侯随从自己讨伐项羽。(“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从此,刘邦就处处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作为自己东伐项羽的原因。
可见,刘邦哭祭义帝的目的是为自己树立一面正义的旗帜,宣布自己是正义之师,讨伐项羽是要为义帝复仇,诛杀以臣弑君的元凶项羽。刘邦不是个军事家,但是,绝对是一个政治家。刘邦深谙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一真理。他需要一面正义的旗帜,就是为了在未来的“楚汉战争”中抢占一个道义上的制高点,以便利用这个制高点打赢这场战争。
因此,刘邦此哭,政治目的非常明确:为自己消灭项羽捞取政治资本。
项羽一生英气逼人,绝少流泪,唯一一次例外,是“霸王别姬”: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如果将项羽这唯一的“一哭”和刘邦的哭祭义帝、哭祭项羽这“两哭”做一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
项羽是为情而哭:项羽败亡之前,只与美人虞姬哭泣而别,表现了西楚霸王柔情万种的另一面。因为项羽和虞姬此别乃生死之别,从此,霸王出逃,虞姬自杀,永无相聚之日。
为了为自己树立一面正义的旗帜,刘邦“二哭”,并非出自伤心难过。无论是义帝,还是项羽,他们的死关刘邦何事?而刘邦的哭祭,纯粹是一场政治作秀罢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